農作物生育動態
重要農事
◎俗話說“立春雨淋淋,陰陰濕濕到清明” “雷打立春節,驚蟄雨不歇” “麥田一套溝,從種喊到收”,意指春后容易發生連陰雨而導致濕(漬)害,因此要十分重視清溝理墑。
◎小麥、油萊等大田農作物,對生長過快或群體較大的旺長苗,每畝用矮壯豐或矮苗壯60克或15%多效唑可濕粉50-70克兌水30-40公斤均勻噴霧化學調控(簡稱“化控”),防止后期倒伏。
◎早春大棚西(甜)瓜“五棚六膜”(雙大棚+雙中棚+小棚+地膜)極早熟栽培選擇冷尾暖頭天氣開始定植。加強早春大棚蔬菜苗期管理,活棵后及時通風降濕、調溫煉苗,及時防治病蟲害,搞好整枝與綁蔓、點花與授粉、采收與追肥等管理。
防災減災
濕(漬)害
濕害是我國淮河以南地區最主要的農田生態逆境之一,指田間雖無積水,但土壤含水量超過作物植株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適宜值所造成的傷害;與此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漬害,指田間出現積水時對作物植株造成的損害。兩種逆境都存在,但以濕害更為常見。形成濕(漬)害的主要原因通常由于雨水過多或地下水位高,使耕作層土壤含水量長時間偏高甚至飽和,作物根系長期處在氧供應不足甚至缺氧的環境中,導致根系代謝功能、吸收功能減弱,土壤水分多卻不能被作物有效吸收,造成植株體內水分反而虧缺,嚴重時植脫水凋萎或死亡。
防御措施:
①田內外三溝配套;
②及時清溝理墑,加強排水降溫;
③降低河網水位,地下水位距地面大于1米。
農諺
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“嫩如金色軟如絲”
“律回歲晚冰霜少,春到人間草禾知”
“立春雨水到,早起晚睡覺”
“雷打立春節,驚蟄雨不歇”
“放魚莫過春,過春魚發瘟”
“種田看氣候,打魚看水流”
“莊稼人看天,打魚人看潮”
節氣歌
立春春打六九頭.
春耕備耕早動手,
一年之計在于舂,
農業生產創高優。
新技術推介
設施蔬菜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由于過量施用化肥和連作障礙導致蔬菜生產上出現減產、土傳病害加重、土壤酸化、鹽漬化等現象,其綜合防控技術要點為“輪、控、改、替”——
①輪作,包括濕(水)旱輪作、菜菜輪作、菌菜輪作等輪作技術模式;
②控病控鹽控生長,包括以稻糠菌 + 改良培肥基質、高溫高濕悶棚、石灰氮消毒、生物輕簡降鹽、水肥一體化等為主的控鹽控病技術,以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、植株調整為主的控生長技術;
③生物改良,包括生物培肥基質、生物菌肥、菌根菌劑、生物刺激素等的應用,重建土壤微生物生態平衡;
④替代升級,包括以專用多抗品種替代常規品種,以育苗基質、栽培基質、培肥基質替代根際土壤,以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、高效水溶肥替代普通化肥等。